问我几岁山羊生小?嘿,这问题可真问到点子上了。这事儿啊,可不是书上查个数字那么简单,里头的门道,深着呢。你在网上搜,一堆专家告诉你,母羊一岁半、也就是18个月左右配种最好。这话对不对?对,但也不全对。
光看月份有啥用?我跟你讲,这就像人一样,有的人十五六岁长得人高马大,有的人二十了还跟个豆芽菜似的。羊,也是一个道理。年龄只是个参考,一个死板的数字。真正说了算的,是体重和体况!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。
你想想,一只瘦得皮包骨头、风一吹就晃悠的一岁半母羊,你忍心让它去配种、去当妈?那不是爱它,是害它!就算勉强怀上了,那生下来的小羊羔子,能壮实吗?自己都营养不良,哪来的奶水喂孩子?搞不好,一尸两命,或者母羊自己就落下个病根,以后成了个废羊,再也长不好了。这种亏,我年轻时候吃过,现在想起来都心疼。
所以,咱们养羊人,心里得有杆秤。别光盯着日历算日子,你得去羊圈里多转转,多看看,多上手摸摸。摸摸那羊的背,膘情怎么样?是摸到一手骨头,还是能感觉到一层厚实的肌肉和脂肪?看看那羊的毛,是不是油光水滑的?眼神亮不亮?吃东西抢不抢?这些,都是它身体给你的信号。
对于初产母羊,也就是第一次当妈的“黄花大闺女”,我个人的标准,向来是宁晚勿早。我的底线是,配种时的体重,至少要达到它这个品种成年母羊体重的70%以上,75%那更好!比如,你养的这个品种,成年母羊普遍在120斤,那你这只准备配种的小母羊,怎么着也得养到85斤往上吧?这还是最低标准。
这时候,它的年龄可能也就十个月,也可能已经一岁多了,这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它的骨架子基本长成了,身体里有足够的营养储备,能扛得住怀孕和哺乳的巨大消耗。这第一胎,对母羊的一生都至关重要。第一胎生得顺,小羊带得好,这只母羊以后就是你羊圈里的“英雄母亲”,高产稳产。第一胎要是出了问题,那它这辈子的生产性能,基本就打了对折了。这笔账,得算明白。
我记得有一年,邻村有个小伙子,刚开始养羊,心急。买了一批小母羊,才七八个月大,看着发情了,就急吼吼地找公羊来配。结果呢?那一批羊,生的时候难产的特别多,不是要人工助产,就是得打催产针。生下来的小羊羔,一个个跟小老鼠似的,弱不禁风,成活率特别低。他那批母羊呢,也因为过早怀孕,个头就此定格了,再也长不大,成了“小老羊”,产奶量也上不去。他那一年,等于白忙活,还亏了不少钱。
说完了初产母羊,再聊聊经产母羊,就是生过几胎的。这些“老母亲”情况就不一样了。它们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,有经验,恢复也快。一般在小羊断奶后,调养一两个月,膘情恢复得差不多了,就可以进行下一次配种了。
但这里头也有个“度”的问题。有些人为了追求效益,搞什么“一年两胎”。我个人,是非常不推荐的。你把羊当成生育机器那么使,使劲儿压榨它,它的身体能不亏空吗?羊的怀孕期是五个月,哺乳期起码两个月,你算算,一年到头它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。这样搞个两三年,羊就废了。产的羔子质量也一年不如一年。咱们养羊,图的是长久生意,不是一锤子买卖。
我推崇的,是两年三胎,或者根据羊的体况,一年一胎。让母羊有充分的时间休养生息,把身体养壮实了。这样它才能给你生出更多、更健康的小羊,它的利用年限也更长。这才是真正的效益。
还有一点,品种差异也得考虑。你养的是本地的小山羊,还是个头大的波尔山羊?这能一样吗?本地山羊成熟早,可能十个月大体重就达标了。波尔山羊那种肉用型的,骨架大,长得慢,你可能就得等到一岁半,甚至更久。不能一概而论。
所以你看,几岁山羊生小,这背后是一整套的饲养管理学问。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。你的草料好不好?精料补没补?矿物质、微量元素给够了没有?圈舍干不干净?防疫做到位了没有?这一切,都决定了你的母羊能不能在合适的“年龄”,以最佳的状态,去完成它的使命。
说到底,养羊是个良心活,也是个技术活。你得把它们当生命看,而不是当数据看。用心去观察,用经验去判断。当你能一眼看出哪只羊膘情好、哪只羊该补料、哪只羊可以配种了,那你就真正出师了。那时候,几岁山羊生小这个问题,对你来说,答案早已在你心中,而不是在书本上了。
发表回复